杂谈数字人民币与海外移动钱包异同
来源: | 作者:移动支付网 | 发布时间: 2021-07-30 | 638 次浏览 | 分享到:

而在津巴布韦,由于国家本身实体货币缺乏,津巴EcoCash的电子货币主要在自己的系统里运行,就存在严重贬值的现象,即一个标价1美元的东西却要用1.3美元的EcoCash电子货币才可以买到。

在数字人民币的设计里,数字人民币是与银行账号是松耦合的,只有第1类和第2类需要绑定银行账号,而第3类,第4类完全不需要,甚至第4类连身份证都不需要,只要手机号即可以。这种设计我都严重怀疑是学习了非洲的移动钱包的设计,像在尼日利亚及坦桑尼亚等国,移动钱包也是根据用户KYC(Know Your Customer)信息来定类别,最低那一类也是只需要一个手机号即可以。这样的设计是对一些低文化程度或者无身份信息的人就非常有帮助,尤其在非洲文盲率很高,身份系统不完整,而在中国则主要用于儿童,外国人以及物联网支付场景等。

另一个不同是,由于数字人民币是法定官方货币,因此法律上规定,收和付数字人民币是不允许额外收费的,然而在非洲的移动钱包,这个移动钱包运营商本身是要赚钱的,所以在转,取等环节都是有收费的,所以这也看出国家基础设施与第三方公司的区别。

总之金融太复杂了,数字人民币也是新事物,虽然移动钱包和数字人民币看起来都有点像,但其实本质差得远,只是在应用场景有些类似而已,本人只是有感而发,同时才疏学浅,理解不足,如有错误,感谢指出。

【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