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私计算的金融数据共享应用场景:风控、营销、管理等
来源: | 作者:移动支付网 | 发布时间: 2022-04-12 | 623 次浏览 | 分享到:

智能营销应用场景

数据共享在智能营销(策略优化)方面也能够起到弥足轻重的作用,主要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用户画像和产品画像实现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个性化匹配,为企业带来最佳推荐转化。通过数据共享还可以发现产品的缺陷,进而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复杂,以及线上渠道获客的趋势,“零接触”营销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发突出。在此种营销模式下,通过刻画全面的用户画像和产品画像来实现高效定制化的营销策略将是为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精准的用户画像和产品画像是智能营销的支撑,只有在此基础上,营销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用户选择合适产品,为企业带来利益。

构建用户画像的数据包罗万象,包括信用属性、消费特征、社交属性、语言信息等。每一种或者多种信息都可以提取出用户的某些个性化特性。为了获取更加全面的数据,刻画精准的用户画像,需要利用数据安全共享手段得到用户的相关信息。如可通过数据共享从用户的收入、职业、所属行业、信用评分、资产情况、单位经济,以及违约等信息中获取用户整体的收入和支付能力,进而根据用户的信用能力和购买力等信息确定推荐给用户相应价值范围的产品。另外,通过用户在不同平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可依据客户消费特点定制化的推荐产品和服务。此外,根据用户在社区、论坛等社交网络的信息,可以分析出用户的近期消费倾向,作为产品推荐的阶段性参考因素,阶段性优化用户画像,提高转化率。

除了用户画像,数据共享在产品画像上也可以发挥了巨大的价值。数据共享在产品画像的应用主要是指联合分析金融产品在各平台的资产配置、购买和盈利情况,以及风险和收益评估等信息构建健全的产品画像,然后根据用户信息匹配相应的产品。

总结与展望

数据共享能够给金融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涉及的范围包括银行、证券、金融科技公司等,但目前数据共享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比如数据权属不明、定价不统一、隐私易泄露以及流通能力弱等,使得共享进程缓慢。数据共享已经引起各企业和政府的重视,通过数据共享可以为企业降低风控成本,带来更多利益,且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孵化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另外,实现跨部门、跨政府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开放对政府推动数据治理体系和实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隐私计算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数据安全流通的重要手段,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据的安全共享。虽然目前隐私计算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并且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技术瓶颈、落地困难以及人才匮乏等;但是在政策的驱动和市场的强烈需求下,隐私计算行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