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是发展金融科技的关键 多位专家发表看法
来源: | 作者:经济参考报 | 发布时间: 2021-07-30 | 641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才是中国金融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字金融人才?应该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地方如何促进金融科技人才发展?在近日举办的2021国际货币论坛上,多位专家就数字金融人才培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讨。

发展复合型人才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CFT50学术成员高峰表示,目前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人员占比低、培训费用少、人才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等难题。

“数字金融人才问题不只是数量问题,更是结构性问题。”中国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联席总经理蔡明杰表示,随着银行的服务边界扩大、数字化转型推进,以及新型互联网金融产生了新机会,银行对数字金融人才的需求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一是要既懂科技、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具有开放心态、创新视野和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

IMI研究员、京东科技研究院研究总监朱太辉表示,数字金融人才应当是具有互联网思维、掌握数字科技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并且深刻理解金融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助推体系建设

如何更好地培养企业、行业所需要的数字金融人才?业内专家从建设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人才流动等方面给出建议。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央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表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同步发力。一是金融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需要明确金融科技人才能力要求,制定衡量微观个体的、统一的能力量化标准,全面评估金融科技人才能力成熟度。二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有效地规划金融科技人才成长道路,通过政府引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强化实操,夯实人才底座。三是金融科技人才库,需要向政府、监管部门、机构、高校、企业等金融参与各方提供精准服务,深挖人才资源的价值。

朱太辉建议,在数字金融人才发展过程中,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协同:一是人才源头方面,要注重存量人才的数字化转型和增量人才的数字化培养的协同,高等院校在培养金融科技专业人才过程中要加强对金融科技公司的游学调研。二是行业发展方面,注重金融业务人员数字化与金融监管人员数字化的协同,对于在防范行业风险的同时促进行业守正创新至关重要。三是单个机构方面,注重数字化技术人才和业务数字化人才的融合,连接业务数字化和数字化技术的“BI人才”十分重要,应加强技术与业务的轮岗和跨领域人才的交流。

“一定要鼓励数字金融人才在生态中流动。”神州信息副总裁马洪杰表示,这种流动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而是在传统金融科技企业、垂直金融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银行机构等企业之间相互流动,从而达到良好的培养数字金融人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