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李静姝:银行拥有大量B、C端资源,做消费金融可靠前发力
来源: | 作者:新金融联盟 | 发布时间: 2022-06-28 | 885 次浏览 | 分享到:

多主体参与的消费金融的生态,在市场竞争之外也给三个带来了显著的变化。第一,使得消费场景中产生的大数据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消费金融的服务过程中,通过客户行为数据收集能够有效提升我们识别客户的能力。第二,是消费者获得消费金融服务更加便利。第三,推动了生态中的各主体之间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

第三个特征,制度法规日益完善重塑了各主体服务边界。

金融机构在新的制度法规下,要回归本源,坚持持牌经营合规展业,在业务合作之中要各负其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盘点一下近两年出台的各类法规制度,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类是规范了网贷业务的具体操作。如《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民间借贷的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对于各类金融主体开展互联网网贷业务全流程、定价、合作都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另外一类是规范了数据的应用。如《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再加上《征信管理办法》,对于如何规范使用数据进行了清晰定义,接下来消费金融业务展业一定要在制度法规支持下来做好服务。

第四个特征,三重压力双向挤压消费金融业务发展面临困境。

当前形势下,需求下降的同时,伴随客户还款能力的下降带来行业整体风险在上升。消费金融市场当下最核心的问题,如何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改善外部环境推动消费回升,实现业务持续发展。从5月份的金融数据来看,各项数据都比4月份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也提振了行业信心。

消费金融的三个发力点

面向未来,分享几点对消费金融发展的思考。

第一,抓住政策机遇,服务消费复苏。

近期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其中最重头的就是4月20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以及5月24号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聚焦到消费领域,尤其是消费金融领域,应该说也有明确指引。这两个文件明确要求,各方要强化对于消费的支持,尤其要重点支持新型消费、汽车消费和家电消费。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消费金融需要重点服务和推动的一些领域。

相关政策的推动确实有利于消费复苏,近几年国内出台过三轮大规模推动汽车消费的政策,应该说每一轮都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在2009年-2010年期间,当时出台的一系列以旧换新、减少购置税等政策,推动汽车消费走到了较高的水平。2015年-2016,2019-2021年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也起到了明显效果,2019-2021年的汽车销量,在2019年明显下滑的情况下,通过汽车下乡、新能源相关政策的补贴,汽车消费实现了回暖和增长。所以,政策环境为下一步消费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